节约型渔业发展创新及模式研究
我国渔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建设节约型渔业显然是势在必行。近些年来,我国渔业主管部门采取海洋伏季休渔、长江禁渔、渔船控制、限额捕捞、减船和渔船报废制度等有利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渔业的重大举措。
1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是利用鱼稻共生共栖的原理,充分发挥稻田生态环境优势,在同一单位面积中,挖掘资源综合利用效能和生产潜力,增加鱼产量的养殖方式。一般每亩(667平方米)可增产鱼类10~80千克。由于鱼类在稻田中到处游动,搅动水体,增加了水中溶解,并且钻泥觅食,使土质疏松,氧气易深入水层。鱼类的大量粪便,除含有大量的氮外,还含有多量的磷元素,对水稻的生长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施肥作用。
2设施渔业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随着渔业外部大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变化,渔业发展正面临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制约,其原有的强势特征开始弱化,发展速度相对减缓。而设施渔业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在渔业结构调整中蓬勃发展,已成为渔业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
3种青养鱼
种青养鱼是利用青饲料投喂鱼类,可减少饲料成本。可以利用池埂、荒山荒地种植玉米、大麦、小麦、高粱、黄豆、红薯、包菜以及瓜果等蔬菜,或种植苏丹草、黑麦草、苦荬菜等饲草,用来养殖鱼类。象苏丹草和黑麦草可以采用轮作的方式进行种植,种1次可割几茬,一般每亩产量能达到5000千克,平均每25千克青草可长1千克鱼,而且鱼类食用优质牧草不易得病,间接还可节省鱼病诊治费用。
4投肥养鱼
投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下塘前先施基肥,培肥水质,一般每亩用畜粪200~300千克或人粪尿100千克左右;下塘后,根据水质、天气和鱼类生长情况追肥,一般每亩每次放经发酵的粪肥50~70千克。另外在高温季节也可按池鱼总重量的1%投喂饼肥。无机肥,下塘前20天先施基肥,每亩用过磷酸钙2.5千克,硫酸铵3~5千克;下塘后根据水质、天气及鱼类生长情况少施勤施,一般每2~3天施硫酸铵1.5千克,过磷酸钙0.2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
5以鱼养鱼
以鱼养鱼是指合理混(套)养,循环利用不同水层空间和不同饵料的养鱼方法。一般鲢、鳙、草、鲤、鲫及野杂鱼和肉食性鱼类都可合理混(套)养,充分利用不同水体的营养。如鱼类粪便可肥水,繁殖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鲢、鳙鱼提供营养,食物的残渣剩屑又能为鲤鱼等底层吃食性鱼类提供饵料,死鱼、野杂鱼又能为肉食性鱼类提供饵料。但在放养中注意分清主养鱼与混(套)养鱼的比例。
6生态养殖
利用食物链进行生态养殖也是节省饲料、提高效益的养殖方式。可在鱼场附近开饲料地,建畜舍实行种养结合、鱼畜配套养殖,进行立体开发。以地种菜种草,菜草喂畜喂鱼,畜粪养鱼肥塘肥地,形成“草-畜-鱼”的良性循环,实现其生态养殖效益。
7鱼禽混养
家禽粪肥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部分维生素,用之喂鱼可节省不少饲料。具体方法是,在池边种饲料及青草,附设家禽棚,以饲料或青草喂家禽,也可加工后喂鱼,家禽粪便喂鱼肥水,塘泥肥地种菜,形成“草-鱼-家禽”的混合养殖。
8配料养鱼
为了扩大饵料来源,可将植物性饵料和农副产品与动物性饲料加工制成混合饵料,既可节省动物性饵料,又能降低饲料成本。一般可参考以下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构成,动物性蛋白成分30%,豆渣30%,麦麸30%,稻谷芽5%,另加植物油1%,蚯蚓粉、骨粉等约4%和维生素0.1%。
9借饵养鱼
借助天然的饵料资源也可以节省饲料开支。如可以采集水草、旱草、绿萍、瓜皮及动物下脚料用于喂鱼,也可以通过捕捞河流、水库、塘堰、湖泊中的小鱼、虾及螺、蚌、蚬及昆虫等加工后喂鱼。水库网箱养鱼时,如果水体面积较大,可以采取定期移动网箱的办法,使网箱中的鱼类充分利用不同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达到节约饲料、借饵养鱼的效果。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