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封闭式生态循环系统,八十平米养殖池的得与失

发表时间:2020/09/26 13:06:33  作者: 厨子型渔夫  浏览次数:173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己弄了建了一些小小的鱼池,总面积大约80个平方,做生态循环养鱼的一些设想验证。现在渔夫可以把经验教训总结给大家了,总体来说,验证是成功的,产量相当喜人。

经验教训总结之前,渔夫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建的封闭式生态循环系统。

封闭式循环养殖养出来的鱼,在肉质上比自然生长的鱼要差些,渔夫估计是因为全部喂食饲料,而饲料中缺少天然活性营养的缘故,所以渔夫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的基础上,改变了一下,把生态嵌入了进去。

生态系统设立进去后,渔夫惊奇的发现,不管是投资成本,还是饵料成本,全部都降低了,而产量,并不比封闭式循环系统低,鱼的品质也更好。

硬件的配备上,生态系统嵌入后,蛋白质分离器和臭氧灭菌器被取消了,渔夫保留了粗滤器用来过滤水体悬浮物,保留了最基础的循环水泵和增氧机,再加上生态养殖池、曝气增氧池、储水池,中途添加了成本不到400元的简易的黑壳虾养殖系统,这些,就构成了渔夫的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工作原理:循环水泵将储水池的水送入高位养殖池,利用高差,水自流进入低位养殖池,低位养殖池的水经沉淀,再自流进入曝气增氧池,粗滤器设置在曝气增氧池边吸水过滤,出水利用粗滤器的水压和高差,重新返回曝气增氧池进行曝气增氧,然后自流进入储水池,形成循环。

生态养殖池的生态系统,渔夫采用沉水水草和浮叶水草来吸收氨氮,采用棱螺抑制藻类,采用有益菌类分解沉积物。生态系统提供的天然饵料是水草和幼螺,附带黑光灯引诱飞虫作饵。

第一批试验养殖的鱼,因为养殖池太小的缘故,高位养殖池净宽不到60厘米,长度8米到12米不等,水深60厘米;低位养殖池1.5*1.5大小,水深1米,渔夫选择的是主养禾花鲤鱼和七星鱼,混养黄骨鱼。

主养禾花鲤鱼,是因为之前查资料,了解到养殖空间小,养殖密度大,会抑制鱼生长,而禾花鲤鱼成鱼体型不大,稻田的浅水都能养殖。选择混养黄骨鱼,是因为循环养殖的水体是清水,容易发生锚头蚤,黄骨鱼能有效的预防锚头蚤。选择混养七星鱼,是想制造“鲶鱼效应”。

放养数量,规格2-3公分禾花鲤鱼苗800尾,规格2-3公分黄骨鱼苗100尾,规格5公分七星鱼苗400尾,养殖池中另外还养有渔夫野捕的鲫鱼、麦穗鱼、、泥鳅不下400尾。养殖密度相当于1亩池塘的养殖量。

经过一年的养殖,收获禾花鱼成鱼约200斤,七星鱼养殖失败,黄骨鱼养殖失败。一百平方的浅水池,有这个产量,渔夫很满意了。

经验教训很多,渔夫详细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 养殖密度是成功的,封闭式生态循环的养殖密度可以达到普通鱼塘的6倍以上。在整个养殖过程,即使是在持续间断性循环,循环供水最大间隔5小时的情况下,没有出现缺氧死鱼的现象。如果渔夫把400尾七星鱼改成400尾禾花鱼,那么禾花鱼养殖密度可以达到普通鱼塘的10倍以上。

2、 主养鱼类的选择,渔夫犯了错误。七星鱼不适合作为高密度养殖鱼种,这种鱼的领地观念太强,生长到1两左右就开始抢地盘,而渔夫并没有做好防逃逸的措施,于是七星鱼都成了家里猫的食物。鱼类选择的第二个教训,是养殖过程中,渔夫发现,锚头蚤根本不可能在主养品种为杂食性鱼的水体造成危害,它们是杂食性鱼的食物,黄骨鱼作为工具性鱼的作用没派上用场,同时,黄骨鱼的生长需要宽阔水面,在狭窄空间里抢食根本抢不过禾花鱼,造成一年时间里,最大的黄骨鱼都不到一两重,还瘦骨嶙峋的。

3、 在养殖前期,渔夫过于要求水质清澈,有益菌群培养不足,水体净化严重依赖水生植物,而禾花鱼,对浮水植物浮萍和水浮莲的取食严重,造成水体净化速度跟不上污染,水质一度变差。经验:在养殖杂食性鱼类时,采用浮水植物净化水体,需要设置浮台,保护浮水植物的根系不被大量摄食。同时,有益菌群的培养非常重要,循环生态养殖的水体,如果不是冷水鱼,不必过分强调水质清澈,保持20到30公分的透明度就可以。

4、 忽视了禾花鱼搅底造成的危害。粗滤器设置位置只能处理一部分水体悬浮物,禾花鱼搅底造成的生态养殖池浑浊情况长期处理不了,悬浮物大量依附在沉水植物上,同时水体透明度不够,导致沉水植物生长缓慢,严重弱化了水体净化。经验:养殖池在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底部水体的换水处理。

5、 在生态养殖体系中,棱螺的作用非常突出。作为净化体,棱螺不仅仅是吸食藻类和处理底部淤泥的作为突出,渔夫发现,在处理水体的悬浮物上,棱螺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自然饵料随着鱼长大而不足,渔夫在养殖池增加了棱螺养殖量的尝试,意外的带来了水体悬浮物减少的效果。

6、 黑壳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没有达到渔夫的预期。在藻类处理上,因为有大量棱螺的存在,黑壳虾处理藻类的作用变得有些尴尬,它最大的作用反而是提供天然饵料。作为天然饵料,黑壳虾还是不错的,生长速度很快,但是不能融入养殖池里生长,需要另外创造养殖条件。

7、 在生态养殖体系里,预配饲料的作用被大大降低。幼螺+黑壳虾+飞虫+浮萍+牧草的组合,几乎能完全替代饲料进行营养供给。渔夫买的80斤饲料,一年时间里,只用了不到20斤。

8、 封闭式循环生态系统中,一定要控制住水体悬浮物。水体悬浮物太多,水霉病就会非常严重。水霉病防治,没有太好的办法,渔夫现在也只能是控制好水体悬浮物,同时定期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在其它鱼病防治中,主要使用的是中草药,以预防为主,效果很好。

9、 养殖中,对于很多养殖技术里提到的养殖空间过小而造成鱼的生长受抑制这个问题,渔夫经过一年试验,反而心存疑惑。到底是空间小造成的鱼长不大,还是养殖密度大局部水体含氧量过低造成鱼长不大?这个问题,渔夫准备进一步试验一下。今年渔夫把禾花鱼和七星鱼清理了以后,在这一百个平方的试验池里放养了1000尾丁桂鱼和30尾草鱼,相信这个疑惑应该能够解开。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