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生理特征

发表时间:2022/09/14 14:23:26  浏览次数:376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鱼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属于体温不恒定的脊椎动物。

鱼有心脏。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都有心脏,但鱼是最低等的,只有一心房一心室,起到挤压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鱼的心脏在旁,附在鱼的脖子上,每条鱼只有一个心脏。鱼类的心脏只有2个腔,1个心房和1个心室。哺乳类的心脏有4个腔,2个心房和2个心室,鸟类心脏也有4个腔。你可以杀一条活鱼,开膛后用手的中指慢慢的探到鱼的喉部,再慢慢的往回抠,鱼的心和其它脏器就出来了,位置是在最靠近胸鳍的腹腔里。

鱼有耳朵。从外表看鱼好像没有耳朵,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鱼什么都听不见,但是鱼确实有耳朵,且多数鱼听力甚好。鱼没有鼓膜,事实上多数鱼的耳朵本不与外界相通,而是被保护在头两侧的囊中,囊就在眼睛后面。声音在水中传播要比在空气中容易得多,像其他动物一样,鱼的体内有大量的水,声音能直接穿过鱼的身体,到达耳朵。

许多种鱼能用另一种方式收集声音,耳朵与鳔相连,水中的声音使鳔壁振动,就像声音穿过空气使鼓膜振动一样,然后这种振动通常沿着与鳔相连的一串小骨头传到耳朵里。有些鱼不是靠小骨头传送振动,而是靠从鳔延伸出的管状器官。声音对鱼很重要,许多鱼能彼此发出有力的叫声,几公里以外都能听见,有些鱼通过磨牙发声,另一些鱼在身上磨擦鳍发声,许多鱼用鳔发声辨声,特殊的可敲击肌肉振动鳔发出声音。

鱼能分辨不同频率或振幅的声音,也能判明声调的方位。它的内耳道可以听到16—2000HZ的声音,尤其对1000一2000赫以下的低频声音感觉灵敏。鱼体两侧有切线,从鳃端起直达尾部。侧线通人皮下的许多小孔,孔壁有感觉细胞,神经可迫脑部,形成一个神经网,因此朗感觉到周围声音的振动频率,鱼能辨别周围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气味。

鱼类发出的声音比较单调,缺少变化。但长期生活在一起的鱼群,可以通过声音表现出惊恐、食饵、交尾等情绪。所以,在钓鱼时投放诱饵要用打窝器,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来回走动,不要使水面有响声。否则,鱼儿受到惊吓就会逃之夭夭。

鱼的眼睛是圆形的水晶体,在水下能看10-20米的距离,生活在水中、上层的鱼,比生活在底层的鱼视力稍好些。鱼虽然在水中生活,但通过光线的折射也能看到近岸的物体。既然鱼的视觉有限,垂钓时钓饵要选用红、黄、粉、白四种颜色,因为醒目易被鱼发现,不宜用灰暗色泽的。

鱼也有鼻孔,它的作用不是用来呼吸,而是闻味也就是它的嗅觉器官。鱼的嗅觉器官最灵敏,其灵敏度为人的500倍。它寻找食物主要靠嗅觉,然后再靠视觉接近食物。比如把酸臭的钓饵投到水的中、上层,很快就会把鲢鳙聚来。鱼的呼吸器官是头部两侧的鳃,鱼在水中游动借助鳃片、小鳃片和鳃丝完全张开来吸取水中的氧气。

如同鱼类之间千差万别一样,不同的鱼有着形状各异的鱼鳞。一般硬骨鱼的鳞片大多数又小又圆,以单层排列,称为单层鳞;鲨鱼和鳐这样的软骨鱼身上有齿状突起的盾牌;有些鱼类根本没有鳞,代之的是一层特别粗糙的皮肤或者硬壳,例如海马。鱼鳞会随着身体的成长而增大,而且会在鳞片上留下一圈圈的生长轮,就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如果生长轮之间的 距离较宽,表示那段时间内鱼的成长速度较快。鱼类鳞片下的皮肤会分泌一种特别的黏液,这种黏液可以减少鱼在水中的阻力,使其顺畅地滑行。

当我们观察一条鱼的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鱼的嘴巴在不停地一张一合吞水,其实,这是鱼在呼吸。鱼吸水时鳃盖是盖着的,以防止吸入的水流失;接着,鱼口关闭,并将吸入的水压向盖排出去,同时由滤下的氧会输送到全身。接着鱼口又张开,进行下一轮呼吸。

鱼的主要方式是游泳。游泳主要依靠尾部肌肉的收缩和尾鳍的左右摆动鱼体前进,尾鳍还能使鱼体改变前进的方向。此外,盖向后排水,腹鳍划动也能使鱼体前进。前进的鱼体,两侧的胸鳍同时举起,阻力增大,运动就会停止下来。鱼在运动中维护平衡,控制方向靠的的是鳍。

鱼在淡水底层活动和寻找食物时,水面会出现水泡(也叫翻花)。鱼的品种不同,水泡的大小、数量也不同。鲤鱼的水泡最为明显,像锅里的开水翻滚一样,水连续出现,水泡越多越大,说明鱼越大。甲鱼的水泡和鲤鱼相似,但比鲤鱼活动的范围小,水泡少而大。鲫鱼的水泡较小,有规则,一般是一次出现l一2个水泡。青鱼、草鱼的水泡是单个出现,连续上升,不如鲤鱼、鲫鱼的水泡明显。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