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养肠道-鱼类肠道健康的重要作用
鱼类肠道在养鱼生产中的作用


1.鱼类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鱼类从外界获取物质、能量的媒介。
2.鱼类肠道是鱼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对鱼体和消化道起到多种免疫功能。鱼类肠道病变会引起鱼类肝胰脏等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引发鱼病。
3.鱼类肠道在鱼体的代谢和生理调控方面有重要作用。
4.鱼类肠道是鱼体抵御细菌入侵,有毒有害物质吸收的生物屏障。
5.鱼类肠道微生物菌群对鱼类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包括营养功能、免疫调节、抑制病原菌等。

影响鱼类肠道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饲料中的油脂氧化物、霉菌毒素、抗营养因子、重金属等会损伤鱼类肠道,进而影响鱼类整体健康。
2.养殖水域环境在高密度养殖和过量残饵沉积等原因作用下恶化,引起各种鱼病。疏于清理的池塘、残饵、鱼类排出的粪便、残留的药物等使池塘如同一个病原库,致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都对鱼类肠道健康和鱼体健康形成威胁。大雨、暴雨的天气也会使水域环境恶化,造成鱼病传播。
3.异常的水温变化、病毒、细菌、药物等使鱼类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病原菌在鱼体内增殖,导致鱼病发生。
在饲料中使用哪些添加剂可以修复鱼类肠道损伤?
常见的促进鱼类肠道健康的饲料添加剂有: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添加剂等。
1.枯草芽孢杆菌:鲤鱼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鲤鱼前肠褶皱增多,隐窝加深,肠绒毛长而密集,肠道吸收面积变大。还可增加肠粘膜高度和肠壁厚度。
2.包膜丁酸钠:在鲫鱼饲料中添加包膜丁酸钠,鲫鱼前肠绒毛高度增加,隐窝深度低于对照组。在匙吻鲟饲料中添加包膜丁酸钠,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隐窝深度低于对照组,表明包膜丁酸钠能影响匙吻鲟肠道发育水平,提升其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3.丝兰提取物:丝兰提取物能促进鱼类肠道中有益微生物的增殖,促进肠绒毛的生长和发育,改善鱼类肠道的吸收功能,促进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水域环境。
4.黄芪多糖: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可提高罗非鱼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增加肠道黏膜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
5.有机稀土-稀卫诺:可通过影响鱼类的代谢系统,对鱼体多种功能产生协调和活化作用,提高鱼体内多种酶的活力,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新陈代谢。有机稀土还可以有效清除水生生物体内的有害自由基,提高鱼体免疫功能,对鱼体内多种有害细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减少弧菌和病毒对鱼体的影响,提高存活率、抗病力和鱼类的活力。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