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原鲌

发表时间:2024/02/16 17:28:33  浏览次数:1381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红鳍原鲌,【俗 名】短尾鲌、黄掌皮、红梢子、小白鱼 

【分类地位】鲤形目Cyprinformes 鲤科Cyprinidae 鲌亚科Cultrinae 原鲌属Cultrichthys 

【栖息习性】中上层鱼类。喜栖于水草繁茂的湖泊或江河的缓流区和沿岸带。幼鱼常群集在沿岸浅水区觅食。冬季潜入深水区越冬。 

【摄食习性】凶猛肉食性鱼类。成鱼主要捕食小型鱼类,亦食少量水生昆虫、虾和枝角类等无脊椎动物。幼鱼则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 

【繁殖习性】一般1龄即可达性成熟。繁殖期在5-7月。产卵一般在静水环境、水草丛生的湖泊中进行。卵黏性。在生殖季,雄鱼头部、背部和胸鳍的鳍条上均分布有细小、白色的珠星,尤以头部为多。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头小,背缘平直或微凹。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棱完全,自胸鳍至肛门。体腹缘弯凸,在腹鳍基部处则向内凹进。口小,上位,口裂近垂直,下颌突出上翘。眼大,侧位。鼻孔下缘在眼上缘之上。侧线较平直,略向腹部弯曲。腹棱自胸鳍基部至肛门。背鳍硬刺后缘光滑,起点在腹鳍起点与臀鳍起点中点的上方,距尾基较距吻端为近或略相等。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后端的后下方。胸鳍末端接近或刚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稍前于背鳍起点,距胸鳍起点较距臀鳍起点为近。尾鳍分叉深。鳃耙细长而较坚硬,排列较密。鳔分3室,中室最大,后室极小,呈乳头状。腹膜银白色或银灰色,体背部银灰色,侧面和腹部银白色,体侧上半部每一鳞片后缘各有1个黑色小点。背鳍、尾鳍的上叶呈青灰色,腹鳍、臀鳍和尾鳍的下叶呈橙红色。

红鳍原鲌(Cultrichthyserythropteru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原鲌属,俗称黄尚鱼、红了、黄掌皮,是太湖水域常见的小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可达30厘米,常见个体多为长20厘米,体重100克/尾左右。红鳍原鲌肉白细嫩,味美,其全鱼可作药用。

红鳍原鲌体长而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尾柄短,其长短于或等于其高。腹部自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棱。口小,上位;下颌突出,向上翘,口裂和身体纵轴几乎垂直。眼大,鳞细小;背鳍短,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侧线前端略向下弯曲,后端复向上延至尾柄正中。体背部灰褐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体侧鳞片后缘具黑色素斑点;背鳍灰白色,腹鳍、臀鳍和尾鳍下叶均呈橘黄色,尤以臀鳍色最深。生殖期间雄鱼的头部和胸鳍条上出现珠星,生殖期过后消失。


红鳍原鲌喜欢栖息在水草繁茂的湖泊中,也可生活在江河的缓流里。幼鱼常群集在沿岸一带觅食;成鱼则常成群游动于水面,冬季在深水处越冬。红鳍原鲌在自然条件下,二冬龄鱼即可达性成熟,属一年一次产卵鱼类,最小个体仅11厘米,重约17.6克,产卵期在5-7月,产卵盛期在5月中旬-6月中旬,Ⅳ期卵巢呈青灰色或淡黄色,卵径为0.7~0.9毫米,绝对怀卵量为1.04万~12.70万粒,产黏性卵,在生殖季节,雄鱼在头部和胸鳍条上均布有珠星。红鳍原鲌为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取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成鱼以小鱼为食,亦食少数的虾、昆虫和浮游动物。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上一篇:虎纹鸭嘴鲶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