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6/24 03:19:13 浏览次数:3282
泥蚶俗称血蚶、瓦楞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蚶目、蚶科。学名Tegillarca granosa Linnaeus。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近岸海域,包括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沿海。其中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资源最为丰富。中国分布区在山东半岛以南,主要产地在山东省乳山湾、丁字湾,浙江省乐清湾,福建省宁德县漳湾、罗源湾,广东省饶平县海山、惠来县大海湾,广西自治区的钦州湾以及海南省海口的铺前湾等。乳山湾和丁字湾是中国蚶苗生产重要基地,每年都为浙江、福建等省提供大量苗种。泥蚶肉含有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B12,味鲜美,为滋补佳品;壳可入药,或作陶瓷工业原料。
形态构造 贝壳较厚,呈卵圆形。放射肋粗壮,约18~21条,肋上具明显的颗粒状结节。壳顶突出,壳表白色,被褐色薄皮,韧带角质,黑色(图1)。铰合部直,齿细密。个体较小,一般壳长3~4厘米,在泰国,有的壳长达7~8厘米。外套膜左右对称,除在背部愈合外,其余全部游离。分三层,内层发达,边缘呈波纹状。后闭壳肌大,前闭壳肌小。足呈斧刃状,肥大。鳃位于足部的两侧,具呼吸和滤食功能。消化系统由口、上下唇、内外唇瓣、食道、胃、胃楯、肠、直肠、肛门构成(图2)。泥蚶血液含血红素,呈红色。
图1 泥蚶
图2 泥蚶的内部构造
生殖习性 泥蚶为雌雄异体,生殖腺分布在消化腺周围。性成熟时,雄性腺呈乳白色、淡黄色,雌性腺呈桔红色,有性转换现象,1龄即可达性成熟。泥蚶的性比例随年龄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个体随之增加。泥蚶性腺属多次成熟分批产卵,1个壳长3厘米的雌蚶1次可产卵340余万粒,以后产卵量逐次减少。
泥蚶在中国各地的产卵期,北方早、南方晚。如产卵盛期,山东省乳山湾为7月底、8月初,广东省海丰为9~11月。产卵水温在26~29℃,产卵高峰的水温约在27℃左右。
自然海区的产卵高峰一般出现在大潮汛末期,雷阵雨后。排放精卵均在夜间退潮时,水深约1米,在短时间内完成,白天停止产卵。一般肥满度达到10%~12%以上才能获得大批成熟卵。在肥满度达到16%以上,1个壳长2厘米的雌蚶一次产卵200万粒以上。
生活习性 泥蚶生活在潮间带至浅海的软泥海底,多在潮流畅通、风平浪静、有淡水注入的内湾栖息。一般泥层埋深约0.5~1厘米,蚶苗(壳长0.3~0.5厘米)在泥层中仅潜埋0.1~0.2厘米。
泥蚶为广盐性贝类,在海水比重1.008~1.022之间均能正常生活,比重1.015~1.018时更适于泥蚶的生长和繁殖,比重低于1.004时则会窒息死亡。泥蚶对温度的适应性也较强,在泥温0~35℃条件下均能正常生活,高于35℃时,出现麻痹状态,40℃时则出现死亡,0℃以下出现冻伤。泥蚶耐干露能力极强,在气温5~10℃可耐干露28~30天。因此,蚶苗在长距离运输中,成活率极高。
泥蚶成体营埋栖生活,但其稚贝则营附着生活。用足丝附着在表层泥土中的砂粒上。因此,蚶苗多发生在半砂半泥的海滩上。壳长达0.1~0.2厘米以后,足丝消失改营埋栖生活;但在底质较硬的砂泥海滩上,壳长0.3~0.5厘米的泥蚶仍有附着能力。泥蚶无出入水管,仅在泥滩表层形成相连接的两个水孔,进行海水交换和摄食。因而成蚶适宜生活在中、低潮区。尤以中、低潮区交界处数量最多。
食性 泥蚶是滤食性贝类,对食物的大小和形状有选择能力,缺乏对食物优劣的选择能力。泥蚶的食物组成随不同海区和季节而变化,以浮游硅藻和底栖硅藻为主,占食物组成的97.7%。其他为有机碎屑,占2.3%。
生长 泥蚶生长缓慢,寿命为7~8龄。生长速度与栖息海区的水温、饵料、潮区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印度在月平均水温28.9~33.5℃时,壳长平均2.43厘米的蚶苗经过5个月的养殖可达到4.06厘米。泰国蚶苗养殖5~6个月以后可达商品规格(壳长2.5厘米以上)。中国广东省2龄蚶达到商品规格(壳长2.8厘米)。山东省3龄蚶达到商品规格(壳长2.76厘米)。
不同潮区的泥蚶,其生长速度的差异也较大。2龄蚶生活在低上潮区的壳长为2.72厘米;中下潮区为2.39厘米;中上潮区则为1.78~1.98厘米。而在人工养殖时由于密度较大,往往需要4~5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
中国泥蚶养殖的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220~280),沈莹新所著《临海异物志》中就有关于养蚶经验的记载。至20世纪80年代末,每公顷产量达22.5~60.0吨。泰国泥蚶养殖有70余年历史,每公顷产量约60吨;马来西亚从1948年开始养殖;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泥蚶养殖仍处在粗放、护养阶段。
育苗
包括土池育苗、采自然苗和人工育苗。
土池育苗 又称半人工育苗。土池大小为0.066~0.66余公顷不等,闸孔为上下两层,闸孔孔径均为70厘米×70厘米,上闸为进水孔,孔外设置双层筛网;下闸为出水孔,孔外设置20目尼龙筛网,以防生物敌害。育苗前将池底底质翻松,曝晒2~3天,整平,铺泥砂(20%~30%泥,70%~80%细砂)厚15~20厘米。积水处用30~50毫克/升漂白粉消毒,再曝晒2~3天。用网滤海水反复浸泡,洗3~4次。注入网滤海水水深50厘米,接种角毛藻、金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等混合藻液,施尿素1~3毫克/升。
亲贝经阴干10~12小时,加流水(纳潮水)冲击,即可获得大量精、卵。D形幼虫放养密度为0.5~2个/毫升。幼虫培育时期,每2~3天施尿素肥0.5~1毫克/升,保持饵料密度1万~3万个细胞/毫升。每天注入适量网滤海水。15~20天以后,如土池水中已无浮游幼虫,可每天交换网滤海水20~40厘米,水深保持在1~1.5米。稚贝附着以后,水深减至0.8~1米。入冬以后保持水深1.5米以上,翌年3~4月将蚶苗移到中潮区或中下潮区海滩上养殖。
采自然苗 利用天然泥蚶附苗场,进行松滩、平整、蓄水以便附苗。中国山东于每年10~11月,用刮板和手网刮取0.5厘米泥层中壳长0.3~0.5厘米以上的蚶苗放入蓄水池密养越冬。广东、浙江两省于每年10~12月分别用推网和拖网采集蚶苗;广东称降仔和冬仔,浙江称降苗和冬苗。
滩涂采苗方法有:①干潮采苗法。山东省乳山等地用此法。②浅水采苗法。在涨潮或退潮后,滩上尚积水30~50厘米左右用推网采集,操作时重推轻拉可甩掉泥砂。③深水采苗法。满潮前后,用船带着拖网在蚶苗场拖曳,每船可拖两个网,边拖边洗泥砂。后两种采苗法为浙江、广东选用。
越冬培育 冬季为防止蚶苗冻死或冻伤,山东省乳山等地通常采用筑池蓄水进行越冬培育。翌年5月再稀疏到中上至中下潮区养殖。越冬池为0.03~0.07公顷,池坝高1~2米,进水口与潮流平行,池底要求比滩涂面低20~30厘米。培育密度为12000万~18000万粒/公顷。广东省冬季水温较高,要求在中、低潮区之间培育蚶苗。软泥底质厚20~30厘米,海水比重1.010~1.020为宜。播苗前应清场(或称清滩),用鱼藤精(每公顷3000克)或茶粕(每公顷3万~4.5万克)清除敌害生物。待药性全部消失,方可大批播苗。一般在涨潮后滩上蓄水20~30厘米时播种,忌退潮时播苗,避免蚶苗流失。播种后应每月进行扩场疏养。播苗密度1月份为10500万~13500万粒/公顷,2~3月为6000万~7500万粒/公顷,4~5月为3000万~3750万粒/公顷。南方蚶苗播种时要注意防晒。培育时,要控制淡水流入量,以保持适宜的海水比重。此外,还应注意防除底栖敌害生物,如各种螺类,虾、蟹类,寻氏肌蛤,壳蛞蝓等。
人工育苗 中国山东、福建、浙江等省采用下列方法,但尚不够稳定。
诱导产卵与胚胎发育 比较有效的人工催产方法是降温加流水或阴干加流水。用15℃以下海水流水刺激亲蚶10~12小时,放入常温水内半小时即能获得大量精卵;阴干8~16小时加流水刺激也能获得大批精卵。泥蚶胚胎及幼虫的发育与水温、比重有极大的关系,在水温26.3~31℃,比重在1.020以下,受精卵在5~7分钟出现第一极体,30分钟开始卵裂,14小时达到担轮幼虫,18小时发育到D形幼虫期,15天左右发育到壳顶期,16~18天出现眼点达匍匐期,20天进入附着变态期。幼虫在0.1厘米以后开始埋栖生活,但在乳山湾也发现0.3厘米大小的蚶苗仍以足丝营附着生活。
培育 获得受精卵以后,要多次洗卵,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为95~101微米时,再优选健康幼虫按2~5个/毫升的密度进行分池培育。第三天开始,每天投喂角毛藻或金藻2万个细胞/毫升,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量为1/3。经3~4天培育,壳顶初步形成,壳长达130~140微米,日投喂金藻或角毛藻4万个细胞/毫升。18天以后出现眼点,开始营底栖生活。此时可投入部分消毒过的含泥细砂(泥30%,砂70%)作附着基,再经2~3天的培育,壳长达260~280微米,壳缘出现放射肋状的次生壳,即成稚贝后,开始换池清底,重新投入新的消毒泥砂作附着基。培育的适宜环境因子为:水温26~28℃,比重1.015~1.020,pH7.9~8.1,光照500勒。迄今人工育苗技术仍不够稳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养殖
世界各国的泥蚶养殖均类似中国的归滩养殖。泰国、马来西亚利用海滩播苗养殖;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进行粗放养殖。中国的泥蚶养殖方式有三种。
蚶田养殖 也称蚶埕养殖,广东、福建一带用此方式。蚶田建在中、低潮区的平滩上,无蓄水设施,建造简单。每块田数百至数千米2,在蚶田与蚶田之间挖成深10~20厘米的浅沟,便于水质交换,保护蚶田滩面稳定。有的蚶田在低潮线插上网片以防敌害生物的侵袭。
蚶塘养殖 中国浙江沿海用此方式。多建造在高、中潮区。由于塘内能保持一定的水深,可延长摄食时间,加速泥蚶生长,但建造所需劳力与投资较多,塘水交换不如蚶田方便,不适于高密度放养。蚶塘的堤坝要求坚实牢固,高1~1.5米,大潮水不漫堤顶,堤基宽3~5米,塘面应低于海滩面。另设边缘沟、挡水坝、进水口。蚶塘建成后应经过翻、耙、整平,再经过7~8天的海水冲刷,方能使用。
归滩放养 即将蚶苗集中分类放养在不同潮区,是山东沿海常用的一种养殖方法,亦称平滩放养。多在10~11月间采集天然蚶苗或将护养的蚶苗,按个体大小分类暂养,并按潮区高低,分别归滩,大的蚶苗放养在中上或中潮区,当年出售;小的蚶苗放养在中、低潮区养殖,翌年出售。
泥蚶放养密度各地不一,“归滩”(包括蚶田)的放养密度较蚶塘高,在广东省蚶田一般放养密度为12000粒/米2(壳长0.1~0.3厘米的蚶苗),然后每年疏散2~3次,最后放养密度为300~400粒/米2。浙江省蚶塘放养密度150~200粒/米2(蚶苗大小为每千克700~800粒),初春播养,当年秋、冬收获。山东省“归滩”放养密度为1500~2000粒/米2(暂养性质),第二年可作蚶苗(700~800粒/千克)出售。一般是按每公顷产22500~30000千克推算放养量。蚶苗越小,放养密度越大,然后逐步疏养。
养成管理 包括:①疏散。根据泥蚶成长的特点,必须逐步稀疏群体密度,每年应进行1~2次疏散,以加速泥蚶的生长速度。同时起到清除敌害生物的作用。②防洪避淡。在广东等省沿海,位于内湾和河口附近的养蚶场,在雨季应提前修筑堤坝、排洪沟和防洪坝。也可提前将泥蚶移向低潮区或外海区养殖,广东称后者为“过港”。③防暑越冬。南方夏季应注意防暑,要疏通沟渠,进水及时,排水干净。蚶田则应该加深水位,避免水温过高。北方冬季要防止泥蚶冻死、冻伤。可在11月前筑蓄水越冬池,每公顷放养37500~45000千克,也可在低潮区越冬。④清除敌害生物。在养蚶场外围插网片防止敌害生物入侵,或组织劳力清除寻氏肌蛤、壳蛞蝓、蚧类、螺类等敌害生物。
收获 中国泥蚶商品规格每千克在200粒以内。泰国市场上出售的泥蚶一般每千克100粒以内,壳高达3~3.5厘米。泥蚶在冬季血液出现血红素是最佳收获季节,这时肉味尤美。因此,南方多在12月至翌年3月春节期间收获。北方因2月结冰封海,多在12月至翌年1月收获。收获工具为小铁耙和铁丝簸箕。泥蚶均鲜销市场,无冷冻或罐头加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