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繁殖期长臀鮠雌雄个体形态差异

发表时间:2024/03/31 15:20:09  来源:科学养鱼 2022年8期  作者:胡庚东,尤 洋,郁桐炳  浏览次数:243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一、材料与方法

广西北海国安公司自海南购入长臀鮠38尾,养殖于沿海高位池(有地下淡水水源)。养殖8个月后,由于海水渗入事故造成其中18尾死亡。笔者解剖了全部死鱼,观察性腺并测量了其体质量数据,其中6尾为雌鱼、12尾为雄鱼。

二、结果

通过解剖和观察,死亡个体性腺均未成熟,处于Ⅲ期阶段。与购入时解剖图片比对,鱼的性腺发育仍无进展。

进一步对18尾样品的形态性状及指标逐一比对,尤其观察了雌雄个体间的差异。数据显示,生殖孔的形状及与排泄孔的间距、雌性个体的尾柄高与体长比值为显著性差异,全部样品无副性征。差异指标见表1、图1。

图1 长臀鮠雌雄个体生殖孔

表1 长臀鮠雌雄个体间的差异

三、小结与讨论

长臀鮠为无鳞鱼,无追星等副特征,非繁殖期间雌雄个体形态上不易区分(黄卫盛等,2005)。生殖孔形态、孔间距大小和尾柄高可为雌雄个体间的直观区分提供参考。本文关于生殖孔形状指标的结果,与黄卫盛(2005)在繁殖季节内的描述相一致。

将不同性别的长臀鮠个体分开饲养,对亲本培育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如开展不同性别亲本的分养培育,有利于控制性腺同步及亲本催产的成功率。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