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鱼人工养殖技术

发表时间:2024/03/29 13:42:42  来源:科学养鱼 2022年7期  浏览次数:187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黄姑鱼人工养殖技术

孙成峰,季本安,陈晓玲,韩 涛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山东 日照 276800)

黄姑鱼属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俗称铜锣鱼、黄婆鸡、黄姑子等,为近海中下层鱼,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朝鲜半岛及日本南部海域。其生存水温6~34℃,适宜水温20~25℃,喜栖息于水深70~80 米泥或泥沙海域。黄姑鱼肉味鲜美,是高档的海鲜品种,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产量以黄渤海为最高。近年来由于自然种群的日渐枯竭,野生黄姑鱼的捕捞量大幅下降。黄姑鱼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死亡率低、不易发病、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适合于海上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大棚养殖,是很有养殖前途的品种。笔者结合本单位工厂化大棚养殖黄姑鱼的经验,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鱼苗运输及入池

养殖池使用温室大棚内的椭圆形水泥池,池底面积为30 米2左右,高为1.2 米。养殖大棚具备保暖、通风透气、防雨防风等功能,每个养殖池均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将养殖池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消毒后冲刷干净,在鱼苗入池前24 小时加入清澈、无毒的沙滤海水至池深1.0米处备用。供气系统配备1 台2.2 千瓦罗茨风机,包括供气管、散气排管、充气石等。养殖池内根据底面积每1.5~2.0米2布设1个充气石。

8月中旬用带有充氧系统的活海鲜运输车,经过1~1.5 小时将鱼苗运至试验养殖基地。运输过程中使用容积0.3 米3的玻璃钢桶,在每个桶中放置50 厘米×20 厘米的塑料筐,每筐放体长8~10 厘米的鱼苗60~80 尾,每个桶里装5 筐。运输用的玻璃缸桶、塑料筐等运输器材要严格消毒,运输途中使用清洁海水和冰块进行降温处理。将鱼苗从塑料筐中倒入池后,用2克/米3水体的盐酸土霉素钠药浴3小时,连续药浴3天。

鱼苗的入池时间为8 月中旬,入池时水温为25℃,鱼苗规格为8~10 厘米,养殖密度为80~100尾/米3。鱼苗培育至全长12~15厘米时,养殖密度为50~70 尾/米3;鱼苗培育到全长15~20 厘米时,养殖密度为40~50/米3。随着鱼苗生长须逐步降低养殖密度,应及时进行疏苗分池。

二、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刚入池的鱼苗每天药浴1次,连续药浴3天,第4天可进行投喂。开始时可以将冰鲜的野杂鱼切成小块诱导饲喂,随着鱼苗的生长,可以采用配合饲料与冰鲜杂鱼混合投喂的模式进行投喂。配合饲料中含有多种促进鱼苗生长的微量元素,与冰鲜杂鱼相比较营养成分均衡全面,能促进鱼苗生长发育。养殖初期,可每天投喂4 次, 时 间 分 别 为7:00、 10:00、 14:00、17:00。在水温25~30℃养殖环境下,大约经过60 天的培养,鱼苗个体重会达到120~150 克、体长达到18~20 厘米。随着鱼体的增长,应逐步更换配合饲料的型号、将杂鱼切割成较大的规格,并逐步减少投喂次数,至10 月中旬减少至每天投喂2次,8:00和16:00各1次。

2.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应每天测量池中水温、pH、溶氧、氨氮等海水的理化指标,并做好记录。一般养殖水质标准为pH 8.0 以上、溶氧≥5 毫克/升、盐度28~30。由于黄姑鱼喜好在池底集群游动,很容易搅动池底的残饵及粪便等杂物,使养殖水体水质发生败坏,所以在上午和下午投喂后要及时排水清池与吸底。排水清池时应使池中水位保持在不低于20 厘米。由于黄姑鱼体表脆弱,水位过低会造成体表擦伤,诱发病害而导致感染死亡,所以排水清池时养殖池中的水位不能过低。自8 月中旬入池至10 月下旬高温季节可采用流水养殖,日流水循环量为300%~500%。11 月后随着海水温度的降低,可转为每天大换水培育模式,每天早晚投喂完后各换水1次,换水量为100%。至12月可转为越冬管理。

3.越冬管理 进入12 月,随着海水温度进一步降低,黄姑鱼摄食量逐渐减少,可适当降低投喂频率及投喂量,每天只投喂1 次。当水温降至12℃时,黄姑鱼摄食明显减少;水温降至9℃时,基本停止摄食。越冬期间黄姑鱼因摄食量减少、新陈代谢减慢,排泄物大量减少,可适当减少换水量,每天换水1次。气温低于10℃时,使用空气能热泵加热升温,使养殖池水温保持在10℃。

三、病害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为减少病害的发生,可每7天用2 克/米3的盐酸土霉素钠或2 克/米3氟苯尼考药浴1 次,每次2 小时。在分池疏苗的过程,因黄姑鱼体表脆弱容易擦伤造成鳞片脱落,倒池时一定要小心操作。并且在每次倒池后用5克/米3盐酸土霉素钠进行药浴,每次2小时。

8 月中旬-9 月水温25℃左右时,养殖过程应特别注意海水小瓜虫病害的发生。其症状为鱼体表及头部有发红处及小白点,病鱼在池中分布散乱、不停游动;病鱼不断翻转身体,食欲不振或不摄食,身体瘦弱,单独离群紧贴池壁游动。发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处理,否则致死率可达100%。可用硫酸铜1~1.5克/米3和硫酸亚铁0.6~0.8克/米3,在水位1.0米满水位时全池泼洒,药浴3小时后大排水,以排出死亡、脱落的虫体,重新加注新水。连续用药3天。

四、结果

自8 月鱼苗入池,经过3 个多月的培育,至12 月进入越冬管理,翌年3 月养殖规格可达到200~250克/尾。

五、小结

在养殖前期每天投喂4次,随着鱼苗的生长发育应逐步减少投喂次数。至10 月中旬可减少至每天投喂2次,12月随着水温的下降可减少至每天投喂1次,在越冬期10℃时可停止投喂。在8-10月高温季节采用流水养殖模式,11 月随着水温的下降转为换水养殖培育模式。在排水清池及倒池分养的过程中要小心操作,以免惊吓鱼群,使其在池中乱窜造成损伤。排水时最低水位宜保持在20 厘米以上。此外,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