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消失的野生大黄鱼又回来了

发表时间:2022/01/17 20:10:28  浏览次数:724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1月14日,浙江象山石浦镇东门渔村一渔船在东海一网捕获2000余公斤野生大黄鱼,1月16日上午,这些野生大黄鱼以957万元的价格成交!15日晚上7点半左右象山石浦东门渔村三大队码头围观了不少群众都在等待着野生大黄鱼“到货”,前一天,该村一艘渔船在东海作业时一网捕获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随着鞭炮声响起,浙象渔31088船缓缓靠岸岸边等待的群众纷纷围了上去一睹野生黄鱼的“风采”。

由于过度捕捞,昔日中国主要鱼种、香港街市常见的黄花鱼,数量于1980至2000年间急跌九成。2003及2004年的黄花鱼捕获量则趋于零;而以往在街市常见的红斑。被中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的大澳鱼/黄唇鱼近年已渐趋罕见。

根据香港大学上月刊登于《FishandFisheries》期刊的研究,黄花鱼捕鱼量自1975年达约20万吨,不断下滑,其中在黄花鱼主要产地中国东海的捕鱼量,在1974至1990年间下跌99%,至2000年后,捕鱼量已跌至接近0吨。

消失的大黄鱼又回来了

一网打上这么大的野生黄鱼,船员杨天胜开心地笑了。象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消失的大黄鱼又回来了

刚被打上来的大黄鱼堆满了船舱。象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1月15日傍晚的浙江宁波象山石浦东门渔村三大队码头,却是欢腾的海洋:人头攒动,灯火将随波涌动的海水、岸上的建筑照得清清亮亮。当浙象渔31088船从海岸线缓缓驶来时,鞭炮轰天般炸响,等待的群众一下子围了上去。

喜讯,早就通过手机从海上传到了岸上:这条船,创下了一个奇迹!

船员杨天胜带着笑容走下了船,激动地讲述着。1月14日晚上8点多,他们在东海165海区作业。一次寻常的起网让船员们惊呆了,只见网里金灿灿一片,“咕咕咕”叫成一团。“入眼的基本都是大黄鱼。”大家兴奋地将鱼获拉上甲板。

“一网啊,一网就这么多。”杨天胜的手划了一个很大的弧度,“这一网160箱,除了小部分鲳鱼、乌贼外,里面有2450公斤的野生大黄鱼,大部分都是1公斤重的,最大的有2公斤多。”

那一边,船老大林海平被几个等候的买家团团围住。“给我点”“给我点”。按照现下的行情,算算账,总共卖了957万。林海平说,捕鱼28年,第一次捕到那么多那么大的野生黄鱼,“给父母和丈母娘留了两条”。

这不仅是林海平28年来的第一次,也是整个东海的历史新高。在象山县水利和渔业局总工方跃的记忆里,一网捞出1000公斤以上的鱼,还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东海有传统的四大鱼,当年的辰光,我们都是船满满地回来的。可是捞着捞着,黄鱼、小黄鱼、墨鱼早早地就不见了,唯一剩下的带鱼也是少得可怜哦。”72岁的老渔民林永法看着眼前满舱的鱼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厚待大海,大海也就厚待你。痛定思痛,上个世纪70年代,象山渔民率先提出了休渔概念。”方跃说,1979年,浙江省在禁渔区线外实施群众渔业三个月伏季休渔制度。1995年,这项举措上升为全国性渔业资源保护制度。20多年来,这项制度一直毫不松懈地严格执行着。与此同时,象山船老大还联合发起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小组,如今,志愿者已超万人。

“当然,海洋生态修复,与政府投入也有很大关系。仅最近5年,有关部门就在象山港、南韭山、渔山列岛等海域增殖放流大黄鱼、黑鲷、曼氏无针乌贼等10多个渔业品种15.5亿单位,并在韭山列岛建成规模60万平方米的海洋碳汇试验区。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宁波沿海的幼鱼发生量一年高于一年。”方跃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

“从小到大就没有看到过这么壮观的野生大黄鱼。”村民潘国聪挤进人群拍了好多照片。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