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珍珠养殖的历史

发表时间:2019/01/30 19:58:21  浏览次数:324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珍珠史话

我国是采捕、利用珍珠和发明珍珠养殖法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时代的《书经》中, 已有关于珍珠的记载,随后在《尔雅》、《说文》及《本草纲目》等著作中都提到古人拿珍珠做装饰品和药用的记载。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汉代,已开始在我国广东沿海的合浦、海南、濂江,北海等地采集珍珠。明朝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合浦采珠已达最盛时期, 年产珍珠二万八千两,曾有珍珠城之称,目前合浦珍珠在欧洲市场仍相当驰名。人工 养殖珍珠早在宋代庞元英的《文昌杂录》 (公元1083年)中就有记载,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到人工养殖珍珠方法,后来日本和其他国家也相继养殖。南宋用铅和银制的“小佛象” 插入河蚌外套膜之间,养殖成了“佛象珍 珠”。同时,在民间还流传着有关珍珠的神 话故事和用珍珠的署名,如合浦还珠,珍珠贝、珍珠鱼等。

十三世纪,我国佛象珍珠传入了欧洲, 轰动全世界,引起了各国学者研究。1761年, 著名的生物学家林奈发明了有柄珍珠,1894年,日本开始养殖半圆珍珠,1907年养殖全圆珍珠成功。以 后,日本珍珠养殖业迅速发展,1939年产珠11吨,到1962年 年产68吨之多,占世界第一位。珍珠养殖在我国虽然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旧社会得不到重视,水产事业奄奄一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积累的宝贵经验几乎失传。

解放后,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事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淡水无核珍珠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年珍珠产量已占世界第一位,我国由一个珍珠进口国变成了珍珠出口国,而且开展了淡水有核珍珠,彩色珍珠和夜明珠等科学试验,并已获得成功。

珍珠是如何形成的?我国珍珠养殖的历史

珍珠的种类与色彩

珍珠分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两大类。天然珍珠即自然形成的珍珠;通过人工插核或细胞移殖,人工养殖而形成的珍珠,称养殖珍珠。

人工养殖珍珠又可分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在移植细胞小片的同时还插入贝壳质珍珠核,使细胞小片分泌的珍珠质 沉积在核面上而育成正圆形的珍珠,叫有核珍珠。只用细胞 小片接种而形成的珍珠叫无核珍珠。

根据不同种类母贝采得的珍珠,又可分为本庄珍珠、蝶贝珍珠、三角帆蚌珠等。按照母贝珍珠形成的不同部位又可 分为游离珍珠和附壳珍珠。附于贝壳上、呈半球形的珍珠称 附壳珍珠,它的特点是个大、光泽好,但质量差。按照成珠 时间长短和光泽,又可分为老光珠、新光珠、白光珠等。

游离珍珠还可以分为:

1.囊珠:这是在外套膜周围边缘组织所形成的珍珠, 形状有圆形、不定形,体积大,色泽、质量良好。

铰合珠:产于母贝的铰合部前后耳状附近的外套膜 中,或者与此连接的组织中,光泽和质量良好,但珠粒小, 形状不定。

腹珠:产于外套膜的中部,即内脏部和内脏部范围 内,珍珠小,形状不定,光泽和质量都差。

皿珠:产于闭壳肌的表面或其周围,形状不定,光 泽差,不能作装饰品。

珍珠依大小不同,又可分为细厘珠、厘珠、小珠、中珠、 大珠五种。

简言之,珍珠为圆珠形或近于半珠形,大小不等。表面有玉白色、黄白色、粉红色等各种色彩。珠表平滑、半透明,具 有珍珠所特有的美丽光泽,俗称珠光。质坚硬而重,破开断 面呈层纹状。用火烧有爆裂声。无臭,味咸。

珍珠是如何形成的?我国珍珠养殖的历史

大溪地珍珠

珍珠的形成

关于珍珠在蚌体内形成的原因,由十六世纪中叶到现 在,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大致归纳为三种说法:在外套膜和珍珠层之间,寄生了一种小虫或是窜入 了一粒沙子,使蚌受到刺激,或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于 是蚌就大量地分泌珍珠质,把这个小虫或沙子包在里面,层 复一层包被起来即形成珍珠。由这种原因形成的珍珠是以异物为核的,称为有核珍珠。

由于外套膜病变而致。外套膜上皮细胞的一部分分 离下来,陷入结缔组织里面形成珍珠渙,珍珠襄细胞分泌珍 珠质,层复一层地包被有机质形成珍珠。这种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外套膜外表皮细胞由于受到外来刺激(受伤)后,受刺激表皮细胞发生病理变化,同时陷入结缔组织中产生异常增殖,所形成的珍珠也是无核的,称无核珍珠。

现在人工养殖的珍珠,就是根据上述自然珍珠形成的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从河蚌的外套膜上剪下外套膜外表皮的 一个小片,插入其他河鮮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养殖一定时 期后形成珍珠囊产生珍珠。这样形成的为无核珍珠。人工养 殖珍珠也可将外套膜外表皮制成的小片和核一道插入其他河 蚌的结缔组织中,这样形成的珍珠为有核珍珠。

珍珠是如何形成的?我国珍珠养殖的历史

美丽的珍珠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