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棚虾“压气头”现象分析及探究

发表时间:2024/04/22 15:54:37  来源:科学养鱼 2023年1期  浏览次数:243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小棚虾“压气头”现象分析及探究

徐磊,范守军,戴永军,宿敬志,王亚如,孙存鑫

(1.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31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1)

小棚虾养殖中饲料投喂后,增氧气头周围打开水花的面积明显缩小,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压气头”,特别是在养殖后期,随着虾个体的增大,气头长时间打不开是常见现象,可能会影响增氧效果,导致虾的活力降低和生长性能下降。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是饲料油脂过高引起,有人认为是水体油膜过多引起,有人认为是虾聚集增氧气头引起等,那么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究竟为何?

一、“压气头”的现象及原理

1.观察到的现象小棚虾在喂料后很快出现”压气头”(图1)。

图1 小棚虾“压气头”现象

2.“压气头”现象的原理虾摄食时搅动底层及水中颗粒不溶物,导致水体浑浊度增加,使气泡表面张力不均匀而破碎,气泡数量减少,从而表现出“压气头”现象。

二、“压气头”原因分析

1.试验设计将试验用小棚以中间过道为分割线分为喂料区、不喂料区。在保证通气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同一小棚喂料区域及不喂料区域进行观察(如表1所示,且多个小棚重复试验结果一致)。

3分钟后,喂料区出现“压气头”现象,水体浑浊度增加,虾聚集在气头周围;不喂料区不出现“压气头”现象,水体浑浊度没有变化,虾不聚集在气头周围。

表1 喂料对同一小棚虾气头的影响

20分钟后,喂料区持续存在“压气头”现象;不喂料区水体浑浊度增加,也出现“压气头”现象,但是虾基本没有聚集在气头周围。由此笔者认为浑浊度可能是影响气头打开与否的关键因素(图2)。

图2 喂料前后水体悬浮颗粒对比

2.试验结果分析鉴于喂料区喂料3分钟后、非喂料区20分钟后均产生了“压气头”现象,笔者对此进行如下分析:首先,喂料后,虾在池底的觅食活动搅动底泥、饲料残渣和粪便等不溶性颗粒,导致水体喂料后浑浊度明显增加,底增氧过程中气泡产生后,气泡表面含有很多微颗粒物质,使气泡表面张力不均匀而破碎,从而使产生的气泡数量明显减少,水花半径缩小,呈现出“压气头”的视觉效果(图3)。

图3 气泡破碎示意

不喂料区观察到20分钟后,并未有大量虾聚集气头,但依然产生了“压气头”的现象,表明虾的聚集不是导致“压气头”的主要原因,喂料区浑浊的水体经过交换引起整个水体的浑浊,不喂料区水体浑浊后随即产生“压气头”现象。

笔者为了判断水体浑浊度是否为影响小棚虾气头打开的关键因素做了进一步验证:①饲料投喂前进行拌料处理,拌料过程增加了粉末颗粒,使水体浑浊度增加,“压气头”现象加剧;②撒粉状调水产品,同样也会出现短暂的“压气头”现象。因此判断“压气头”的本质是水体浑浊度增加导致。

三、解决长时间“压气头”问题的措施

正常情况下,饲料投喂1.5~2小时,气头打开程度基本恢复到喂料前的水平,如果2小时后还未完全打开,则会被认为气头打开过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改善。

1.提高饲料诱食性投喂后饲料能被快速吃完,减少对虾在棚底觅食的时间,从而减少对虾对底泥的持续搅动,摄食结束,对虾活动量明显减小,养殖水体趋于平静,浑浊度逐渐恢复正常,气头随即打开,同时,还要减少饲料本身的含粉量。

2.合理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高的小棚发生“压气头”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正常密度的小棚,虾越多、水越浑,越易产生“压气头”。

3.提高溶氧溶氧不足时,对虾会朝高溶氧的气头处靠近,活动量增加引起水体浑浊度增加,产生“压气头”现象。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