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养殖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3/12/22 12:57:34  作者:巫一安  浏览次数:156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首先先选择好场地,然后再着手建造养殖池,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养殖环境必须近似于石蛙的野生环境,还有就是要便于人工的管理。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场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二、养殖池的规格要求

养殖池主要包括孵化池、蝌蚪池、蛙池,一般建造在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太阳光直射,建池时应尽可能符合石蛙的生长习性,为石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孵化池面积1-2m2,池高0.8m,水深 0.5-0.6m,蛙卵孵化时对水质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水质清新含氧量足,最好能够24小时连续流水养殖。

蝌蚪池面积2-3m2,池高0.8m,水深0.3-0.5m,每池应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在蝌蚪变态时应在池内放入木板,让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以便能让变态过程中的幼蛙跳到木板上休息。

蛙池,蛙池建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一般以4-10m2为宜,池高0.8m,池内设有可供石蛙休息的石屑,石屑上盖有石棉瓦,瓦下光线阴暗,白天蛙就可以躲到瓦下休息,池内水深一般在0.1-0.2m之间,池底略微倾斜,池内水陆面积比大约为3∶1,池上设有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或敌害生物入侵。

石蛙的自然繁殖期一般在4-9月,5-6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多少也会有些差异,石蛙的年产卵量很大,在500-1000粒左右,但是自然繁殖的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大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

三、种蛙的选择

种蛙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能育出成批规格整齐、健壮、活泼的种苗,因此种蛙应该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种蛙要求没有残疾、没有伤痕,一般选2龄蛙,雌蛙体重200g以上、雄蛙体重250g以上做种蛙。

四、配种和产卵

每年的4-9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石蛙的繁殖期来到了,石蛙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一般在夜间抱对,配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脊加强雄性的固着力,拥抱刺激对用来配种的雌蛙是必要的,雌蛙将卵排出体外,雄蛙射精于卵上,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圆球形,卵外的胶质膜粘性强,很多卵粘连在一起,常成锁状漂浮在水中或粘附在池壁上。

五、人工孵化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要加强巡池,石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受精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我们在捞取受精卵时必须仔细轻缓,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以免造成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我们把受精卵从孵化箱放入孵化池中,还要进行翻卵的工作,受精卵黑色的一端为动物极,白色的一端为植物极。孵化时,我们应用铁丝使黑色的一端朝上即动物极朝上,白色的一端朝下即植物极朝下,这样才能保证受精卵的成功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同一批卵不能分开孵化,大约经过1到2周的时间,这些受精卵就可以完全孵化为石蛙蝌蚪了。

六、蝌蚪养殖

从蛙卵孵化出来的第1天到第80天左右的时间属于石蛙的蝌蚪阶段,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蝌蚪成活率的关键。

1.放养密度

当蝌蚪在2cm以下时,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当蝌蚪长到2cm以上时,放养密度应变为每平方米200-300尾。如果经验不足,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2.饵料投喂

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很少活动,也不觅食,3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蝌蚪的消化机能弱。在20日前我们只能以牛奶等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来投喂,每天早晨9点和下午5点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按照每1000尾蝌蚪投喂10mL牛奶。20天后我们转用人工配合饲料来投喂,这种饲料具有营养全-面的优点,可以促进蝌蚪的快速生长。当蝌蚪长到2cm时,投饵量为在池蝌蚪体重的8%-10%;当蝌蚪长到4cm以后,按在池蝌蚪体重的6%投喂。

在生长过程中,一般视蝌蚪的摄食状态来确定投喂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喂宜分批缓缓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再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吃为止。

3.水质管理

蝌蚪池一般面积较小,放养密度较大,饲料投喂多,因而水质容易恶化,所以蝌蚪池应在3-5天内少量换水1次,每次换掉池水的四分之一,15天左右应全池换水一次,要彻底清除池底残卵、食物废渣等。另外,为了防治水质恶化,每周还要用100-200mg/L的高锰酸钾对全池进行泼洒消毒,来达到改良水质,杀菌防病的目的。

4.疾病防治

石蛙蝌蚪体质较弱,容易患上车轮虫病和烂鳃病,下面介绍几种病的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染病蝌蚪食欲降低,行动迟缓,可用敌百虫治疗,用量为每100L水用敌百虫30mg,2-3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

烂鳃病,染病蝌蚪鳃部腐烂发白,呼吸困难,迟缓地游于水面,可用特效烂鳃灵治疗,用量为每100L水用药10mL,3-5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当蝌蚪长到第50天左右时,先长出后肢,15天后再逐渐长出前肢,长到第80天后,尾部被完全吸收,此时它由水生动物转化为水陆两栖动物,我们应该把变态完成的幼蛙捞出,放到蛙池中喂养了。

七、成蛙养殖

从蝌蚪变成幼蛙之后再经过2年的养殖就是商品蛙了,在这两年内我们都要做好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和疾病的防治。

1.放蛙前的准备

在把幼蛙放入蛙池之前,还必须做好蛙池的清扫工作。一般在放蛙的前两天进行,使用的主要是高锰酸钾,我们要用100-200mg/L的高锰酸钾对全池进行泼洒消毒,泼洒要不留死角,水中、陆地、蛙穴要做到彻底消毒,要求能够杀死各种病原以及虫卵,2天后就可以把幼蛙放入池中了。

2.放养密度

石蛙的进食能力与放养密度有很大的关系,养殖密度越大其进食能力越强,养殖过稀它们的进食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厌食现象。一般当石蛙体长在7cm以下时放养密度为90-120只/m2;7cm以上时为20-30只/m2。

3.饲料投喂

石蛙的饲料以黄粉虫为主,养殖石蛙与养鱼一样,要遵守时地原则,使石蛙具有定时定位集群摄食的习惯,和一定强度的进食能力。一般每天固定上午9点下午5点分两次投喂;定质是要保证饲料的优质、精细、适口、无霉烂;定量原则是每次按在池石蛙体重的6%投喂,以2-3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视水温、天气及蛙的活动情况而略有增减。

4.驯食

及早驯食是人工养殖石蛙的关键技术所在。石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饵不吃死饵。人工大规模养殖石蛙,活饵很难完全满足,必须驯养石蛙食用人工配合饲料,驯食越早效果就越明显,一般要求在幼蛙变态后5~7天内即应驯食。驯食方法为头10天以1/3的配合饲料与2/3的黄粉虫混合起来喂养石蛙,然后随着石蛙对配合饲料的适应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直到石蛙能够习惯食用人工配合饲料。

5.日常管理

石蛙养殖中的重要工作是巡池,每天黎明时和夜间各巡池一次。要注意观察蛙的动态以此决定是否要换水用药等,特别是出现炎热和阴雨的天气情况更要加强巡池,每天巡池应建立日记,按时测定水温,记录投饵数量,入排水的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应变,发现问题即时处理,这也是科学养殖石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还要保证蛙池的清洁,每天要清除残饵,每隔7天定期清洗一次蛙池。

6.安全越冬

每年11月底至第2年4月中旬水温降至12℃之下时石蛙就进入冬眠期。石蛙越冬时,池中水深应保持20cm,采用长流水,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冬眠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石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石蛙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7.疾病防治

石蛙自身的抗病能力强,但在高温天气时容易染上红腿病或烂皮病,下面介绍这几种疾病的防治方法:

红腿病,染病石蛙四肢无力,腹部和腿部发红,肌肉呈点状凸显,不吃不动,可用0.5mg/L硫酸铜和0.2mg/L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治疗,2-3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

烂皮病,染病石蛙表皮腐烂脱落露出红色肌肉,该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所以要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加强营养,用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多维素400mg,连用3-5天即可有效。

8.商品蛙捕捉

经过两年的时间,石蛙个体长到150g左右时就可以进行捕捉上市出售了。捕捉石蛙的前一天应该停止喂食。捕捉时一般采用网捞法,掀开石棉瓦,受到光线刺激的石蛙会满地乱窜,捕捉时每一步都必须格外小心,避免踩伤石蛙,用网兜捕捉时动作要缓慢,用力要柔和,每次不要捞太多避免使石蛙受伤,影响它的商品价值。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