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池蝶蚌的繁育技术

发表时间:2023/11/04 20:02:50  浏览次数:141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池蝶蚌是日本的特有种,出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它与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据有关资料介绍,池蝶蚌的主要品质指标优于三角帆蚌,产珠质量高,日本主要靠池蝶蚌培育淡水珍珠。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蝶蚌的形态特征
池蝶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与三角帆蚌十分相似,但也有一定的差别,具体的形态特征为:
1、外部形态。个体大、双壳鼓、体矮长,前端钝圆,后端尖长,背缘向上扩展成三角的翼部较低,贝壳厚,角质层呈黑色,蚌体重。
2、内部构造。贝壳背缘交合部有发达的绞合齿和具有弹性的角质韧带,珍珠层白净光亮,前后两个闭壳肌强大,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尤其是边缘膜的结缔组织更发达,内脏团大,晶杆体粗长。
二、池蝶蚌的人工繁殖
1、性腺成熟年龄。种蚌4冬龄进入繁殖盛期,甚至到6冬龄都能保持较旺盛的繁殖能力。
2、雌雄鉴别。根据外观和鳃丝的特征来鉴别,同龄的雌蚌个体比雄蚌略大,雌蚌生长线稍宽、壳宽较大、后端较圆钝、外鳃丝间距较密;雄蚌壳宽较小、蚌体较狭小、后端略尖、外鳃丝间距较疏。
3、繁殖季节。池蝶蚌的繁殖季节为5-7月,一般情况下,5月中旬排出第一批成熟的钩介幼虫。
4、繁殖习性。多次排卵,分段成熟,成熟一批释放一批、分批排尽,一只母蚌在繁殖季节可排卵4-5次。
5、钩介幼虫成熟度的鉴别。钩介幼虫成熟的标志是已脱离卵膜,足丝和钩具有附着力。鉴别时,用开口器打开蚌,可见外鳃饱满,呈黄色(比三角帆蚌的颜色稍淡),用针刺入外鳃,能带出一条连续不断的细丝,细丝越长,表明成熟度越好。
6、采用流水采苗法。脱苗后捞出寄生鱼,在繁殖池中培育至1-2厘米,即可分筛出池,转入小蚌养殖。
三、池蝶蚌的小蚌养殖
1、采用3米×2米×0.7米的小网箱养殖小蚌,网箱目大2.5厘米,箱底用网布垫底,底架用小毛竹分成24个小格,上用大竹固定浮起,每只网箱放幼蚌8000只,到年底分箱,平均个体为4厘米,平均成活率可达86%。
2、采用0.6米×0.4米×0.15米的小网框,目大2.5厘米,用蛇皮袋铺底,放3厘米厚的营养土,每框放幼蚌300只,养至年底,平均个体可达6厘米以上,平均成活率可达95%。
3、年底分箱,将5厘米以下的小蚌仍然留在箱中养殖,将5厘米以上的小蚌用内加篾圈的圆网袋吊养,每袋装5只蚌。吊养过程中要经常翻动袋内的小蚌,避免蚌的腹缘出现“荷叶边”,养至第二年底,平均个体长到10厘米,平均成活率可达95%。
四、手术预备蚌的培育
当圆网袋内的小蚌长到10厘米时,用双层长网袋分成8个小袋,每小袋装1只蚌,腹缘向上吊养,当预备蚌长至13厘米时,即可用来作手术。
五、池蝶蚌的手术接种
13厘米以上的预备蚌可进行有核手术,手术用核为7-8毫米的圆球核,每蚌插6-10粒,手术后1个月,平均成活率可达95%,平均固核率可达80%。
六、池蝶蚌与三角帆蚌的品质比较
根据同期繁殖,水质相近培育,养殖和手术方法相同的池蝶蚌与三角帆蚌进行比较,池蝶蚌具有以下优良性状和特点:
1、本地的三角帆蚌所产珍珠质量虽佳,但插核部位的壳间距离小,外套膜薄,不能育成大珠。而褶纹冠蚌虽然插核部位的壳间距离大,外套膜厚实,但外套膜含水份过大,易吐核,且即使育成珍珠,质量也较差。而池蝶蚌既有三角帆蚌产珠质量好的优点,又有壳间距离大,外套膜厚实等优点,是培育大型圆形珍珠理想的品种。
2、池蝶蚌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边缘膜比三角帆蚌厚1/3,中央膜比三角帆蚌厚2倍。因此,移植的细胞小片带入的结缔组织多,易成活,分泌珍珠质的能力强。珍珠光亮、珠层厚、品质高,相当于三角帆蚌手术蚌在同等水质中养殖2年的珍珠。
3、池蝶蚌闭壳肌强大,直径比三角帆蚌大20%,因此,开壳宽度可超过1.0厘米。据试验,13厘米长的蚌开口至1.6厘米后仍然正常闭拢成活,有利于手术操作。
4、池蝶蚌蚌体重,内脏团大,晶杆体粗长,软体部分的重量占蚌体总重量的比例高,说明池蝶蚌体质好,生命力强,养殖成活率高。通过同龄池蝶蚌与三角帆蚌成活率的比较,当龄蚌的成活率相近,从二龄开始,池蝶蚌的成活率越来越高,而三角帆蚌的成活率越来越低。
5、池蝶蚌的贝壳比三角帆蚌的贝壳厚50%,尤其是贝壳的珍珠层厚,有利于加工珍珠层粉,也是制作珠核、雕刻的理想材料。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