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对虾池塘养殖混养鱼类生物防控对虾病害体会

发表时间:2023/09/01 16:44:31  来源:河北渔业 2017年7期   作者:孙福先  浏览次数:172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沧州对虾综合试验站,沧州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连续几年的海水对虾池塘养殖中,开展了不同规格、不同种类海水鱼类与对虾的混养,以预防和控制对虾病害的发生及传播,试验示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加以总结,以供参考。

1 鱼类与对虾混养对白斑综合症有防控作用

连续几年来,应用鱼类(鰕虎鱼、黑鲷鱼、青石斑鱼、鲈鱼、美国红鱼、半滑舌鳎、河豚鱼)在海水养殖池塘与对虾混养防控对虾病害的试验示范证明,体长10 cm的鱼类,在发生对虾病害时,对因白斑综合症病害导致的病、弱、死虾,有明显的摄食效果。能有效阻止健康虾觅食病、弱、死虾,抑制了因对虾相互残食造成病毒传播而导致虾病爆发,但对于因环境胁迫、缺氧、不良水质等原因造成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缺氧浮头、应激反应等引起的对虾发病或大批量死亡,混养的鱼类无预防控制作用。

2 鱼类生物防控对虾病害不能作为唯一措施

投放适宜规格、数量的鱼类与对虾混养,预防控制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发病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手段,实践证明能明显提高对虾产量和经营收入10%以上,提高养殖成功率,但在整个对虾病害防控中不能作为唯一措施。

对虾苗种自身的健康状况、养殖的环境、设施设备、养殖容纳量、环境胁迫的消除、养殖管理条件,都与对虾病害预防和养殖成功率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3 鱼类不同品种、规格、数量对白斑综合症的防控效果不同

3.1 鰕虎鱼

经试验和养殖示范证明,投放与虾苗同步生长的鰕虎鱼(矛尾刺鰕虎鱼)450~900尾/hm2、虾苗15万~30万尾/hm2,在全程养殖中能发挥较好的病害防控效果,而且鰕虎鱼对健康虾不会构成较大危害。该种鱼苗在北方地区易得,随着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鰕虎鱼的自身价值已明显提高。在对虾养殖池塘中,投放适宜规格、数量的鱼苗,与对虾同步生长,既能防控对虾病害,为养殖户增加收入,又能为市场提供鲜活水产品。

3.2 鲈鱼

经试验和养殖示范,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鲈鱼不喜食死亡沉底的对虾,对健康虾摄食攻击性強,而且具有集群性,摄食活虾的能力强。鲈鱼在对虾池塘内数量超过75尾/hm2以上,会造成对虾严重减产,混养225尾/hm2以上会造成虾绝产。鲈鱼不适宜作为对虾池塘养殖的病害防控混养鱼类。

3.3 黑鲷、青石斑、美国红鱼

经过四年养殖试验示范,在对虾养殖池塘中,投放规格为10 cm的黑鲷、青石斑或美国红鱼其中一种鱼 150~300尾/hm2、虾苗18万尾/hm2,对发生白斑综合症的养虾池塘有控制作用。但是投放规格达15 cm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与对虾混养出现了对虾明显减产现象,而投放的大规格鱼种当年体重达600~1 000 g。采用上述鱼种与对虾混养防控对虾白斑综合症,所投放的鱼种规格应控制在10 cm以内,投放数量控制在450尾/hm2以下。

3.4 半滑舌鳎、河豚鱼

半滑舌鳎、河豚鱼分别与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中国明对虾同池养殖,可分别投放体重250 g以上的鱼种300~450尾/hm2与对虾混养,平均效益45 000~75 000元/hm2。但是,上述两种鱼对水质要求高,不适应老化水质,在进行水交换时,应尽量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减轻鱼、虾应激反应。中国明对虾适应新鲜水质且耐低温,更适于与半滑舌鳎或河豚鱼混养。

3.5 梭鱼

梭鱼能与对虾混养,且摄食底栖硅藻,对养殖环境有较好的作用,但因其抢食性强,在与对虾混养过程中,梭鱼优先抢食虾饲料,尤其是在投喂鲜活卤虫时,更为明显。梭鱼与对虾混养应注意的是,如投放大规格鱼种,应先投放虾苗,待虾苗长至2 cm以上时再投放梭鱼。池塘中如有越冬后的大规格梭鱼,会对刚投放的虾苗造成危害。

3.6 尼罗罗非鱼

试验站在盐碱地和半咸水(盐度10‰左右)养殖池塘中,在有增氧条件,及只添加补充水而不排水的情况下,投放规格50~100 g的罗非鱼种12 000尾/hm2、淡化好的虾苗30万尾,开展鱼虾混养,养殖产量为罗非鱼7 800 kg/hm2、对虾1 140 kg/hm2。

3 讨论

从养殖实践中得出,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盐度水体中,投放适宜的鱼类品种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比单一养殖对虾的成功率高。

采取多种类的鱼、虾、蟹、贝等混养技术,能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利于形成食物链关系和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既能增加养殖产品,又提高了养殖收入。

选择适宜的鱼类与对虾混养,能对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害的发生与传播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效果,虽不是唯一办法,但在虾病预防控制和提高养殖成功率方面是一项实用的技术措施和手段。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