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幼蛙期的养殖管理
人工养殖黑斑蛙是近年来新兴的养殖项目,近年来因为过度捕捞和烂施农药,野生黑斑蛙的数量直线下降,种群状况十分堪忧。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为了保护黑斑蛙种群,人工养殖黑斑蛙势在必行。在黑斑蛙的养殖过程中其幼蛙养殖相当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好幼蛙的养殖管理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黑斑蛙幼蛙的养殖条件和方法,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蝌蚪期饲养管理
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
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 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蝌蚪发育到45-50天左右,慢慢开始出前腿,需要持续关注蝌蚪投饵量(需要逐步减料,长出前腿后蝌蚪逐渐缩尾上岸,此阶段是不吃饲料,靠吸收尾部营养为主)。
蝌蚪上岸进入缩尾期,此时蛙肺部逐步发育完善,肺部开始变为主要的呼吸器官,(蝌蚪变态是由鳃呼吸转变为肺呼吸的重要过程,在这个阶段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细心照顾,蝌蚪养的好,幼蛙死的少)。此时需要及时的提供附着物,或者逐步退水,露出食台区。以免处于变态期的幼蛙长时间在水中被淹死。
幼蛙期饲养管理
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幼蛙变态数量在30-50%间开始铺设食台,食台用40目1.2-1.5m宽网布在蛙池食台区铺设整体食台,食台宽度1-1.3m米,食台网布两个边用泥巴压住,防止幼蛙钻到下面,也可以用木条做单个的食台。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幼蛙上岸后食台陆地两边的护水草及护栏草保留不动,根据天气情况去除铺设食台位置的杂草。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
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