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鱼
食蚊鱼又称柳条鱼。属硬骨鱼纲、鳉形目、胎鳉科、食蚊鱼属。学名Gam-busia affinis(Baird et Girard)。淡水小型鱼类,原产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鱼类。中国东南、中南及西南各地均产。
我国最早于1924年引入这一物种,初衷是为了消灭蚊虫、减少疟疾的传播。在引种初期,食蚊鱼确实起到了很不错的控蚊效果,但野生种群给入侵地造成的生态冲击却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体型小,背缘浅弧形,腹部圆凸。头宽短,前端楔形。吻短。眼大。口上位,下颌突出于上颌,颌牙细小。无须。头、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短,无硬刺,起点位于臀鳍起点的后上方,距尾鳍基约等于距吻端的1/2。臀鳍位于背鳍下方稍前处,雄鱼臀鳍第三至第五根鳍条延长,变形,成为输精器。胸鳍中侧位,末端钝圆,向后超越腹鳍基部。尾鳍圆形。体背灰黑,腹部白色。头背具一黑斑,沿背部及尾柄末端具黑色条纹。除腹鳍外,其余各鳍具小黑点。(见图)
食蚊鱼
食蚊鱼原产美国得克萨斯—瓜达鲁普河,后渐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大西洋沿岸的低洼地和沟渠等水体中,因嗜食蚊的幼虫而著名。20世纪初在北美开始利用食蚊鱼来灭蚊,由政府部门大规模饲养繁殖,并传播至南美、菲律宾及其他各地,1925年由意大利传入苏联。食蚊鱼引进中国先后有几次:1911年从夏威夷将600尾食蚊鱼经日本横滨运至台湾,大部途中死亡,最后尚存126尾,由于气候适宜,不久普及台湾全省。第二次在1924年由菲律宾医学科学研究所赠送一批食蚊鱼运至上海试养;1926年又从美国渔业局运来一批,通过较长期驯育和适应,食蚊鱼已在上海郊区小河、池塘大量自然繁殖。5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移植至中国南北许多省市,60年代在广州地区繁殖,现已成为该区池塘、水沟、低洼地等小水体数量很多的优势种。
食蚊鱼是一种生活在静水水体里的小型鱼类,一般都出现在水沟,稻田,池塘,和沼泽地。它们形似柳叶的身体以及上翘的嘴角,正是生活在水面上层鱼类的标志。它们的肚子鼓鼓的,看起来总像是刚吃过一顿大餐,腹部和尾部交界处有一块明显的黑斑,正是区别于其他鱼儿的标志。
食蚊鱼为暖温性小型鱼类,生活于水库、湖泊、坝塘、沼泽、稻田、水渠、洼地等各类静水水体。集群游泳于水的表层,行动活泼、敏捷。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幼鱼主食轮虫、纤毛虫,成鱼摄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小球藻,特别喜食蚊的幼虫孑孓,一尾成鱼每天吞食孑孓2000余只。适应性强,能在3%盐水及含一定浓度的酸碱性水体中生活,当水中溶氧近于零时或在长期缺氧的臭水体中,部分个体仍能生存并吞食孑孓。适应水温范围为4.5~40℃,最适水温为18~30℃。夏季怕热,日出后就下降分散;冬季喜阳,天晴温暖时,常游至浅水处,在水深1米的水沟越冬。
食蚊鱼为卵胎生,雄鱼臀鳍前部的一部分鳍条特化成交配器,生殖时一尾雄鱼常追逐多尾雌鱼进行交配。卵在体内受精和孵化。在华东地区每年4~11月开始繁殖,5~9月为最适期,每隔30~40天产仔一次,每年繁殖3~7次。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开始产仔,每胎20~40尾,每尾雌鱼年产200~300尾仔鱼。初生仔鱼离开母体即能自由游泳和摄食,水温适宜时,经一个月左右即达性成熟。12月后水温下降,停止繁殖。
食蚊鱼为小型鱼类,体长30~40毫米,无经济价值,因它擅长捕食各种孑孓,能消灭传播疟疾和黄热病病源的蚊子幼虫,达到防治疟疾等传染疾病的目的,因而已广泛移植于世界各地。食蚊鱼还可供观赏。
食蚊鱼是一种卵胎生的鳉科鱼类,体表呈黑色,体侧有绿色斑块,外形神似中国的青鳉鱼。食蚊鱼的体长一般只有1~5公分,而且雌鱼的体型明显比雄鱼更大。在自然水域,成年的雌性食蚊鱼最大能长到6公分左右,但这样的大型个体并不常见。
体型小,往往意味着生长周期短、世代更新快、繁殖能力强。刚刚出生的食蚊鱼经过1个月的发育就能达到性成熟,之后便开始繁衍后代。理论上,只要水温在0~40℃之间,食蚊鱼都能够正常繁殖。而在中国南方,每年4~10月份的水温都很适宜,一年中食蚊鱼有半年多的时间都在繁殖。
原来食蚊鱼虽然身材娇小,一般只有2-3厘米,最大也不过4厘米长,但是它们却是不折不扣的肉食性鱼类,它们不光是吃孑孓厉害,捕食其他鱼类的鱼卵和幼鱼也十分拿手。当地人更是在食蚊鱼的腹中发现了很多树蛙的蝌蚪,这让本就数量不多的树蛙几乎迎来灭顶之灾。更可怕的是,食蚊鱼吃鱼卵的特性,也就意味着有它在的地方,凡是产卵的鱼都活不了。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