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河豚欲上时!
北宋文士曾感慨“舍命吃河豚”,道出了河豚美味与危险并存的特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安全地品尝这份美味呢?
春和景明 春望山楹 春风送暖 蒌蒿满地!又到了品味河豚鲜味的时节,可你知道吗?这种看似人畜无害的动物却拥有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0.5毫克即可致命,一般的烹调方式极难将其破坏。
河鲀毒素中毒潜伏期很短,短至10至30分钟,长至3至6小时。如果不及时抢救,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可致人死亡,最迟4至6小时死亡。以目前的医学手段,中毒后也缺乏对症药物。
北宋医书《本草衍义》中曾记录:“河豚实有大毒,味虽珍,然修治不如法,食之杀人”。南宋临安城更曾在城门张贴告示“禁止河豚入城”。
1990年,我国卫生部出台了《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该办法于2010年废止)。
2016年9月5日,国家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三部委联合签发《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农办渔(2016)20号),方才有条件地放开了河鲀鱼的养殖和餐饮。
北宋文士曾感慨“舍命吃河豚”,道出了河豚美味与危险并存的特性。
了解河豚的毒性
河豚鱼肉一般是无毒的,毒素主要存在于卵巢、肝脏、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等部位,所以食用前一定要将这些部位处理干净。即使了解相关知识,普通人也难以完全避免毒素污染,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中毒。因而,想要安全地品尝河豚鱼,应选择具备河豚加工资质的餐厅,由专业厨师对其进行加工制备。
目前,我国允许养殖的河豚品种只有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其他品种的河豚鱼仍被禁止养殖和加工。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