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要转变食物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

发表时间:2022/05/22 20:01:17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2841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近些年,老百姓逐渐转变过去以米面为主食的消费习惯,更青睐丰富多样的菜果茶、肉蛋奶等‘副食’。‘大食物观’就是要转变食物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5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食品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大食物观学术研讨会”上,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表示。 

主食结构多样性不足:提升杂粮主食加工技术,发展全谷物健康食品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家章介绍,2021年,米饭、馒头、面条是中国居民消费频率最高的主食制品,主食消费过于精细,粗粮杂粮摄入偏少。由于过分追求风味、口感,加工过度问题突出,营养功能活性成分、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损失较多。

“特色杂粮发展缓慢,质量好、有品牌、受青睐的杂粮产品供给不足,居民实际的杂粮摄入量达不到推荐量,这些都影响了主食品种结构的多样性。”黄家章建议,稳步提高谷子、薯类、青稞、杂豆等杂粮的产量和供给占比,提升杂粮主食加工技术,着力改善产品口感,创造美味健康的主食产品,并发展全谷物健康食品,打造第三大口粮品种。

蔬菜、水果损耗严重:减少流通损耗,发展营养型技术

《2000年-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不同年龄组成人群,每日蔬菜摄入量达到300克的人群仅有21.9%-35.2%。成年人水果平均摄入量接近50克/天。

摄入量不足,水果品种结构亟待优化,蔬菜中微量营养素含量下降明显,另外,果蔬的损耗浪费严重。对此,黄家章提出提升果蔬有效利用率的四点建议:一是倡导地产地销,缩短食物里程,节省能源、保持营养,助力可持续发展;二是减少流通环节,最大程度减少流通环节损耗;三是大力发展净菜、预制菜产业;四是发展营养型技术,提高营养密度。

肉类摄入多,水产奶类摄入少:少点红肉多点禽肉,推进水产品进校园

“中国居民的动物性食物结构有‘两高一低’的特点,肉类在动物蛋白消费中占比高,而水产品和奶类在动物蛋白消费中占比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程广燕介绍。

程广燕建议,稳定现有肉类、蛋类消费水平,未来动物蛋白增量通过增加奶类和水产品实现,同时减少红肉在肉类中的占比,将禽肉提高至40%。

对于水产类食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发展战略中心主任徐乐俊介绍,我国居民偏好鲜活水产品消费,而且受传统饮食习惯及水产品骨刺、内脏不便食用的特性影响,我国居民往往偏爱原条消费。可以提高居民食用加工水产品占比、减少对鲜活产品的消费,提高水产品摄入量,另外可推进水产品进校园,进学生餐固定菜单,力争儿童学生每天摄入20-50克水产品。

未来食品:使人更健康,使地球更健康

“人造肉等未来食品,可以使人更健康、使地球更健康。”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表示。

陈坚教授以植物基食品为例来说明,《中国植物肉减碳洞察报告2022》显示:五种来自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食品进行比较,植物基食品减碳效果高达98%,让地球更健康。植物基食品有助改善膳食结构,是动物性食品的有效补充,在动物蛋白中加入一定的植物蛋白,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使人更健康。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