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新法验“虾敏感” 九成准!
发表时间:2022/01/10 20:24:36 来源:大公报 浏览次数:711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虾敏感是常见的食物过敏,轻则引起皮肤和口腔过敏,重则导致过敏性休克,医生呼吁及早诊断。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利用病人的血液样本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测试”,灵敏度和特异性表现较现有的常规测试更佳,准确诊断虾敏感的比率达九成。研究详情已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n Practice》。
贝壳类海产是常见引致过敏的食物,全球最高发病率为10%。现有的常规虾敏感测试,皮刺测试和血液特异性IgE检测,诊断准确性不足,会出现很多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案例;口服激发测试则存在高风险、成本昂贵等问题。
只须进行单一检测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测试”(BAT)在过去十年一直被视为试管中的食物测试。该测试方法是以流式细胞分析仪来分析患者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反应。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利用虾敏感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BAT测试,灵敏度和特异性表现较现有的常规测试更佳,能更准确诊断虾敏感。
是次研究招募35名曾至少两次食用虾后出现即时过敏反应的患者,让他们接受皮刺测试、血液特异性IgE检测和BAT测试。结果显示,皮刺测试和血液特异性IgE检测的灵敏度都在90%以上,但它们的特异性较低,分别为28%和35%,表示这些测试的诊断能力很弱;BAT测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分别为87%及94%,可准确诊断虾敏感患者。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副研究员卫懿欣表示,“只要进行BAT这个单一检测,便可显着提升诊断虾敏感的准确性。”
适合病情模糊不清患者
虾敏感患者黄晓岚在2018年首次出现严重虾过敏反应,伴有皮肤痕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很快可以确定是虾敏感。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教授梁廷勋表示,并不是每位食物敏感人士,都可以及早诊断出对哪一种食物敏感。而BAT测试适合一些病情比较模糊不清的患者。
此外,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亦发现三种与虾敏感有关的新致敏原,包括血蓝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及脂肪酸结合蛋白。
贝壳类海产是常见引致过敏的食物,全球最高发病率为10%。现有的常规虾敏感测试,皮刺测试和血液特异性IgE检测,诊断准确性不足,会出现很多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案例;口服激发测试则存在高风险、成本昂贵等问题。
只须进行单一检测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测试”(BAT)在过去十年一直被视为试管中的食物测试。该测试方法是以流式细胞分析仪来分析患者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反应。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利用虾敏感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BAT测试,灵敏度和特异性表现较现有的常规测试更佳,能更准确诊断虾敏感。
是次研究招募35名曾至少两次食用虾后出现即时过敏反应的患者,让他们接受皮刺测试、血液特异性IgE检测和BAT测试。结果显示,皮刺测试和血液特异性IgE检测的灵敏度都在90%以上,但它们的特异性较低,分别为28%和35%,表示这些测试的诊断能力很弱;BAT测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分别为87%及94%,可准确诊断虾敏感患者。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副研究员卫懿欣表示,“只要进行BAT这个单一检测,便可显着提升诊断虾敏感的准确性。”
适合病情模糊不清患者
虾敏感患者黄晓岚在2018年首次出现严重虾过敏反应,伴有皮肤痕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很快可以确定是虾敏感。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教授梁廷勋表示,并不是每位食物敏感人士,都可以及早诊断出对哪一种食物敏感。而BAT测试适合一些病情比较模糊不清的患者。
此外,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亦发现三种与虾敏感有关的新致敏原,包括血蓝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及脂肪酸结合蛋白。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